AI:產業轉捩點?

近日國際 AI 高峰會在法國落幕,生成式 AI 的廣泛採用引發企業激烈討論,浮想連連。隨著這一領域的迅速發展,不僅僅是技術和服務領導者,AI 浪潮席捲所有企業和全球貿易。從流程到產品,在製造業和信用管理中實施 AI 面臨哪些機會和風險?

宏觀微觀,皆同一理:成長、效率、競爭力

關於 AI 的使用,企業和國家的看法可能截然不同。但無論在宏觀或微觀層面,都主要圍繞著三個問題:成長、效率和競爭力。在經歷了最初的震驚和實驗階段後,「生成式 AI 泡沫」現已進入全新階段:有效整合經濟模型,大規模投入生產性應用。

面對新興挑戰,各國和企業競相提升競爭力,恐將導致各國和企業之間出現發展失衡。另外還有一個重要轉變:一旦犯錯,恢復速度將不盡相同。

掌握 AI 者將獲得更高效率,贏得策略優勢。然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如何平衡兩者是一大挑戰:雖然 AI 可以推動成長,提高效率,但同時也會引發道德、社會、環境和地緣政治風險。
此外,決策者的文化適應力也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特別是 AI 仍處於發展之中,例如最近隨著 DeepSeek 的出現,許多永恆「真理」被徹底顛覆。

Aurélien Duthoit, 科法斯 ICT 產業經濟學家。

強弱分明,步調不一

雖然 AI 浪潮席捲所有企業,但全球 AI 投資和市場主要由美國和中國企業所主導。其中Google、微軟、亞馬遜、Meta、甲骨文和蘋果等美國公司處於領先地位,2024 年投資超過 1,600 億美元,主要用於建設資料中心,訓練 AI 模型,並且川普宣佈為星際之門計畫投資近 5,000 億美元。同時,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中國企業總投資達 150 億美元,AI 發展如火如荼。而在歐洲,鮮有企業如此大力投資 AI。

不同產業之間 AI 的採用度千差萬別,即使同一產業內也是如此。這取決於監管因素、數據成熟程度和可用資源。
例如技術導向產業擁有有利的監管環境、大量結構化資料和 IT 資源,更有利於 AI 採用。除此之外,那些早期佈局業務數位化的產業,例如貿易或工業產業,也搶佔先機。所以說,AI 絕對不只是科技公司的事!

Carine Pichon,科法斯法國、西歐和非洲區執行長。

AI 融入客戶解決方案與商業風險管理

AI 技術並不新鮮,但隨著生成式 AI 的發展和普及,重新引發全球關注。企業內部呈現橫向發展:在少數領域(IT、風險)小試牛刀後,AI 已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人力資源、財務),使用量大幅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場景成為決策者的首要關切:如何根據公司的業務活動,整合、採用和調整 AI? AI 能為客戶帶來哪些實質好處? AI 如何改善商業風險評估?

兩家全球領導者分享了他們在這方面的經驗和創新策略:

  • 施耐德電機為了客戶利益和管理信用風險,擁抱 AI!
  • Sonepar 是全球電氣設備經銷領導者,利用 AI 為客戶提供全通路體驗並量身定制價值主張。

觀看 2025 年科法斯國家風險會議探索 AI 面臨的挑戰、風險和機遇

作者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