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俄烏衝突的影響外,全球貨幣政策收緊和中國經濟增長的多重制約因素為全球經濟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從短期來看,全球經濟似乎正在陷入“停滯性通膨”狀態,經濟發展接近停滯,物價卻在快速上漲。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衰退的信號變得越來越清晰。
在此背景下,科法斯全面下調了 GDP 增長率預測及國家和行業評級。
繼第二季度 19 個國家的評級下調後, 義大利、丹麥、瑞士、埃及、智利等 8 個國家的評級也被下調。
49 個行業的評級下調表明,對經濟週期敏感的行業(例如建築、金屬和木材)呈明顯惡化趨勢,這一點在多個地區都得到了印證。
凜冬將至:經濟衰退的陰雲籠罩歐洲
我們在此前的報告中提及的大多數風險如今都已成為現實:歐洲能源危機、持續通膨和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這導致科法斯大幅下調了 2023 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增速將低於 2%(2001 年、2008 年、2009 年及 2020 年也是如此)。
儘管全球所有地區的增長預期都在下調,但歐洲的前景最為黯淡,今年冬季所有主要經濟體似乎都無法抵禦經濟衰退的浪潮。事實上,歐洲能源危機正在加劇,歐洲大陸準備實施“強制性”節能措施。無論是採取“自願”削減的方式(暫停因能源成本飆升而喪失盈利空間的活動)還是由政府出臺能源配給政策,能源消耗的減少必然會導致產量和 GDP 下降。降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今年冬季的寒冷程度,而德國作為歐洲大陸的一流工業強國首當其衝。
因此,科法斯本季度對國家風險評級所作的大部分下調再次指向了歐洲經濟體。此次又有 6 個國家進入科法斯的評級下調行列,特別是 3 個風險仍被認為很低的國家:丹麥、瑞士和盧森堡。只有天然氣生產國挪威依然保持著理想的風險評級。
面對全球能源價格持續高漲的前景,評級下調的 49 個行業中將近一半涉及化工、紙品和金屬等能源密集型行業。然而,與上一季度不同的是,本季度的大部分行業評級下調範圍不再限於歐洲,大多數亞洲經濟體的行業評級也在下降,甚至還涉及南非。
各家央行加大了對抗持續通膨的力度
最近幾個月,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面臨著持續高企且日益嚴峻的通膨這一現實困境。
這種環境下,主要央行仍堅定不移地採取激進的貨幣政策,其中大多數央行已將關鍵利率提至過去 10 年來的最高水準。例如,美聯儲今年夏季連續三次加息 75 個基點。這種激進措施導致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國家)加大了貨幣緊縮力度,以阻止本國貨幣對美元貶值。
如果貨幣和金融政策繼續以當前速度收緊,顯然將威脅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
三個新興經濟體的央行仍在繼續推進逆週期貨幣政策:俄羅斯、土耳其和中國。為應對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的現狀,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了基準利率以支持經濟活動。應對新冠疫情的“動態清零”策略、今年夏季的嚴重乾旱和房地產行業危機都對中國經濟造成了持續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行業(預計占 GDP 的 30%)的困境將導致中國2022 年 (3.2%) 和 2023 年 (4.0%) 的經濟增長速度遠遠低於過去幾十年的常態,進而導致整體增速急跌。
普遍推行的貨幣緊縮政策顯然會讓全球建築業的前景變得更為黯淡。近幾個月來,工業金屬和木材價格穩步下跌,自今年年初以來分別降了 20% 和 60%,導致科法斯下調了這些行業在多個地區的評級。
危險!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目標相互衝突
各大央行紛紛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對抗通膨,然而許多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與本國/地區的財政政策目標存在衝突。為防止經濟活動萎縮,各國政府採取了多重措施來支援家庭購買力和企業現金流。對公共財政來說,這可能會造成災難性後果:財政赤字不斷擴大,融資成本不斷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