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地区 - 太平洋沿岸诸国重见增长

三十年前,拉美地区一直与“独裁”、“债务危机”和“高通胀”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近些年来,该地区已经开始成为经济增长、新中产阶级、贫穷减少、可控的通胀所在。
在本期的全景透视中,我们将关注两个太平洋联盟国家:墨西哥和秘鲁。墨西哥中期展望正面。秘鲁的情况也令人关注,该国的中期展望颇为乐观。早前,科法斯将秘鲁列入十大新崛起市场之一。
地区GDP增长放缓
拉美地区是主要的商品产地,近期的强劲表现很大程度上倚赖于中国的快速增长。该地区国家的贸易顺差开始刷新历史记录,但后续乏力。在维持了多年10%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的增长节奏趋缓。于是商品价格开始呈下跌趋势,影响了拉美地区的扩张速度。预期该地区2014年的GDP增长为1.3%,而2015年的增长将为2% - 远低于之前几年的幅度。
预期疲软也反映了全球经济活动的低迷以及投资的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是该地区的关键,而各国并未利用近几年有所优化的贸易条件来推动改革。
在拉美地区排名最高的智利仅列全球144国排行的第49位。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则居于更后位次(如左图所示)。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同一地区两种方向
拉美地区的一边是太平洋国家(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在捍卫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另一边的大西洋沿岸国家,对全球化的怀疑态度和国有运营模式对经济起着显著影响。
前者创造了太平洋联盟, 并一直致力于改善洲际贸易伙伴关系,而后者则一直固步自封于南方共同市场中。
那么,这两者比起来如何呢?
考虑到2013年的活动,科法斯对2014和2015年的预测,太平洋沿岸国家的GDP维持着较高的增幅。
来源:科法斯
行业前景维持在中高风险
拉美地区总体前景位于中高风险之间。该结论取决于各国GDP的加权平均值。值得注意的是,五个主要经济体(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和智利)占该地区GDP的83%。
在地区GDP增长疲软的背景下,许多行业的风险显示出恶化迹象。我们将在本期全景透视中详细讨论该地区的每一个行业。
来源:科法斯
在具体章节,我们也关注了墨西哥的建筑业和秘鲁的采矿业。前者在2013年经历了波动,现已开始恢复。后者是秘鲁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个月以来有所回落。
拉美地区不太可能恢复之前的增长节奏
2015年,基于全球商品价格益发低廉,拉美地区的经济并不可能按之前的节奏增长。
“商品价格下跌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取决于出口占GDP的比重。例如巴西作为一个封闭经济体,出口仅占GDP的11%。该比例在阿根廷(13%)、哥伦比亚(17%)、秘鲁(25%)及智利(27%)更高”,科法斯拉美地区经济学家Patricia Krause表示。
下载本刊物
TABLE OF CONTENT :
- Macroeconomic current environment
- Growth slowing down and two different economic directions
- Interview with Jonathan Heath - Economist and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dad Autónoma Metropolitana UAM
- Sector Barometer
- Sectors
- Conclusion
联系
中国大陆
程 驰
电话. +86 21 6171 8100
chloe.cheng@coface.com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翟继志
电话. +852 2585 9188
leo.chak@coface.com
中国台湾
李圭之
电话. +886 2 8182 1015
grazia.li@cof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