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

今年中国的经济收缩将快于预期,预计将无法达成此前设定的5.6%的年均增速目标。近几个月以来,贸易战、结构性挑战和人口结构等问题(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已经使中国经济增长困难重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要求 2020 年经济增长达到 5.6%。中国对这一目标的定义是:2020 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尽管如今困难重重,中国仍冀望在2021年7月建党百年之际实现上述目标。
尽管国家仍有信心在 2020 年实现上述目标,但从现实角度考虑,这或许要推迟到2021年7月,因为疫情横扫欧洲和北美主要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三成),势必拖累第二和第三季度的经济活动。
政府正采取积极措施遏制疫情的冲击,但是企业破产增加和结构脆弱性的加剧在所难免
中国已经采取行动来补偿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举例来说,中国人民银行目前一直保持着“谨慎”的货币政策方针,采取定向调控措施,比如下调利率。尽管这些措施增加了灵活性,但想要稳住经济,中国将不得不诉诸激进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
与2009年不同,如今中国的回旋余地更小,举例来说,外汇储备不足以应付资本外流,这将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
财政方面,追加基础建设投资将增加地方政府的负债,令本已捉襟见肘的银行业和负债累累的企业雪上加霜。未来将有很大可能会发生更多的债券违约、企业破产和银行业重组。
Click the image to download the publication:
联系
中国大陆
程 驰
电话. +86 21 6171 8100
chloe.cheng@coface.com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翟继志
电话. +852 2585 9188
leo.chak@coface.com
中国台湾
李圭之
电话. +886 2 8182 1015
grazia.li@cof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