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刊物及活动
2017-11-10
國家貿易風險及經濟研究

中國在南撒哈拉非洲的雄心:仍需努力調整雙邊關係

中國在南撒哈拉非洲的雄心:仍需努力調整雙邊關係

非洲大宗商品出口部門及國家的貿易依存度方面存在風險

現今距離首屆中非合作論壇已近20年,但中非關係仍不平衡。在過去10年間,中非間雙邊貿易在出口的驅動下大幅攀升(2016年總額1230億美元),不過出口自2014年開始回落,目前已從最高點回落51%。該地區對中國現在已處於貿易赤字狀態。出口主要仍集中於自然資源(90%出口至中國),進口則更為多樣化,包括製成品、交通設備及機械(佔總額的51%),其次為礦產及貴金屬。這種貿易失衡狀況也增加了“荷蘭病”(Dutch disease)的風險,即原物料業的經濟發展導致當地製造業的倒退.

中國經濟的減速及其增長模式面向私人消費的重新定位,也體現在對非洲大宗商品需求的減弱。這對出口商不可避免會帶來影響。根據科法斯經濟師的計算,2016年,相比其他新興國家,南撒哈拉非洲的出口依存率(0到1範圍)明顯更高,達到0.24,而東南亞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僅為0.16,俄羅斯、巴西和印度為0.19。其與歐盟(0.07)和美國(0.12)的差距更加巨大。

 

不出意料,那些從中國的經濟擴張中獲益最多、且欠缺經濟多元性的國家將更為明顯地感受到中國貿易需求放緩所帶來的影響。最強的貿易依存集中於原油出口,根據科法斯數據顯示,南蘇丹自2011年宣布獨立後便在原油出口排名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安哥拉和剛果。以木材生產為主的甘比亞也不遑多讓。厄立垂亞、幾內亞和毛利塔尼亞也是依存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主要出口金屬礦石(鐵、銅、鋁)。

untitledTC

 

多元化 -- 作為持續雙贏關係的口號

儘管非方經濟嚴重依賴對中國的出口,中非關係仍有望轉向雙贏合作。非洲的出口商品正逐步多元化,納入更高附加值的加工原物料、原木,以及部分農產品(煙草、柑橘水果、種子、含油水果),可滿足中國新興中產階級日益增長的需求。儘管這種變化並未改變大宗商品出口國對國際價格的依賴程度及其經濟的脆弱性,但可以增加當地收入並促進就業和技術轉移。

 

這種多元化也包括來自中國的FDI流入和貸款。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正擴展至服務業、加工業、運輸和公用事業等,而不再限於自然資源。諸如一帶一路倡議等,將最終促進非洲的地區間連接,降低出口成本。

 

不過,由於FDI和融資流遠低於貿易流量,那些高度依賴中國的非洲國家仍極易受到原物料價格進一步下降的衝擊。此外,非洲各國政府還面臨中國外交政策及其需求變化的衝擊,原因在於中國對該地區的關注基於錯綜複雜的政治和經濟目的。

 

 “最新的發展動向似乎正邁入正軌,不過要從失衡的權宜聯姻轉變為雙贏的合作,仍需付出努力。”Ruben Nizard持上述觀點。 Ruben為科法斯負責南撒哈拉地區的經濟師及經濟研究“中非關係:權宜聯姻能否持續?”的共同作者。

 

Download this publication

 

 

 

 

 

 

 

 

 

 

 

 

  

 

 

 

 

 

 

 

 

 

 

 

 

 

 

 

 

 

下載此份新聞稿 : 中國在南撒哈拉非洲的雄心:仍需努力調整雙邊關係 (605.77 kB)

聯絡


台灣

李圭之
電話. +886 2 8182 1015
grazia.li@coface.com
 
香港特別行政區
 
翟繼志
電話. +852 2585 9188
leo.chak@coface.com
 
 
中國大陸
 
程 馳
電話. +86 21 6171 8100
chloe.cheng@coface.com 

回頂端
  • 简体
  • English
  • 繁體